找到相关内容312篇,用时5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浅释

    边城凡圣杂居地,虽属西方极乐世界却见不了佛。这个世界上有一些声闻、缘觉、阿罗汉住世,但阿罗汉不现世,平常人看不见。佛教称声闻为到达化城品的第一城,由于不发菩提心,是,经八万四千大劫一个循环,天福...寒地冷,身体疼痛,神识烦恼无边。众生业报就是这样,黑白无常用法器一收就走,哪有念佛的声音呢。所以,不是念靠不住,必须让心去念,神识会念佛,督摄六根,净念相继。否则,想往生不可能。佛在这部经都说明白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0076619.html
  • 虚云和尚传奇

    道尚远;即进一步证到初果,也不过是一个而已。若菩萨发心,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,度度人,出世间不离世间法,你勉强绝人间烟火,连裤子都不穿,未免标奇立异,又何怪工夫不能成片呢?”老和尚被法师痛处一锥,直...次壬辰暮春时节离开云门山撰的一副联语。那年他是一百十三岁,历尽折磨,九死而不死;坐阅世变,有生而无生。我们读这副联语。就知道老和尚度度人的艰苦奋斗精神,的确足以惊天地而泣鬼神。这位人天师表,我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1779199.html
  • 缘分 ·功德·共同体——佛教信仰的私人性与社会性

    佛光山曾有一句名言,那就是“以共修净化人心”。它强调的共修,依我的理解,即是对功德信仰私人化倾向的超越;而唯有共修的信仰方式,才能做到“以慈善福利社会”。否则,独修、单修,做个,何从谈及佛教的弘法...寺庙里烧香拜佛那样,各自卖香,各自求佛,私下许愿,天机不可泄露;愿望一旦满足,各自还愿,个人心机,个人。所以,一般庶民百姓、学者、白领、富人、甚至是官员,无不对此津津乐道,投身其中。   这种...

    李向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592982652.html
  • 唐思鹏老师的开示

    我们讲说佛法,使我们有善知识可依。第三点、虽有如来为我们的导师,但是我们不是,不是为一人解脱而发心、而学习,是为了利益所有众生同登彼岸,越度苦海,获得自在,成就佛果而发心学佛。因此,我们还要摄受... 意思是:我们学佛的人应该要多学多闻,如   易满如牛迹 果我们学少,或者没有学很容易使我们心   如鼠手持物 高而气傲,贡高我慢。所以他说少学或清高,   谓已能多 ...

    唐思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391584218.html
  • 观音思想的组成架构与主要特点

    境界。大乘佛教的学说告诉我们,小乘圣者的孤立度、出离现世的作法充其量只是一个消极悲观、脱离社会、自私、狭隘的;若能发菩提心,精进修行,证悟般若圣智,即可成为高于小乘四圣的大乘菩萨。证悟这种...History of Religions》1976年11月)一文中称观音为半个亚洲的崇拜对象。的确,这种信仰及由此形成的观音思想,对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各方面均产生很大的影响。   中国魏晋时代...

    李利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70884653.html
  • 净业三福变化气质

    之法。难信我们能信,这就是善根,这就是智慧。所以,要深信因果。   第三是读诵大乘。《观经》中,佛为何提出净业行人要读诵大乘经典?因为念佛往生法门就是大乘圆顿之法。有人觉得你念佛求往生,这是,...一个淫欲的心哪。   不瞋,不瞋恨。瞋恨往往是来自于想得到某个东西,忽然由于种种因缘,让自己得不到。于是瞋恨心就上来,它真是毁灭己,也毁灭对方。瞋恨心上来恨不得把对方置于死地。有时候,商场就是...

    大安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71184660.html
  • 人间佛教:大众化而非世俗化

    有的是为别人诵经、礼忏;生活与俗人没有太多的差别。在家信仰佛教,只求平安,求死后的幸福。”这种情形在京城更是如此;二是被称之为山林佛教或的佛教,就修行而言,虽然没有背离佛陀言教,虽然度人也需白度,但因一味只顾自己修行,毕竟缺少一份大乘佛教利他救世的精神,从而坠入私自利,逃避现实的窠臼,使中国佛教逐渐与现世社会脱节。此二点足以将中国佛教推向面临生死存亡的边缘。因此,民国初期佛教界最大的冲击是...

    惟善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9120085785.html
  • 太虚大师“人间佛教”思想析

    因为菩萨乘是一种实际的参与,是摆脱的一种精进行为,由菩萨乘中见到佛教的真相,佛教才能真正传播到世界各国。面对当前混乱,没有出路的世界,太虚认为,他的土张具有现实的意义,不仅对国内的纷乱政治能...,多以此土非净,必须脱离此恶浊之世,而另求往生一良好之净土。然此为一部份人小乘之修行方法,非大乘的净土行。大乘的净土行,是要人在心中确立净十的愿望,再根据愿力,乃成所愿。故太虚强调:“然遍观一切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0886346.html
  • “生”脱“死”的佛学智慧

    认为阿罗汉是“拔一己之苦,得一己之乐”,而斥小乘修行者为“”、“焦芽败种”,进而追求“无住涅槃”,成就佛果,不仅度还要度人。“无住涅槃,谓即真如,出所知障,大悲般若常所辅翼,由此不住生死、涅槃...的不同之处。大体上,它依靠的不是简单的救赎,丽是人自身的智慧: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白净其意,是诸佛教。”佛陀仅仅指明道路和方法:“汝应努力,如来唯导师。”此道路和方法便是--八正道,即将众生引向...

    邓庆平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3491987039.html
  • 南方人物周刊专访星云大师

    发扬光大,没有杰出才能,显然是一句呓语。   他是佛教改革家。佛教明清以来衰败数百年,大部分出家人以为要务,遁入山林,逐渐与人间脱节,成为吃斋拜佛的老人佛教。民国时代更因战乱频仍,人心混乱,佛教...改变一个人么?也不见得。要什么教育才能改变?教!自己觉悟,自己教育自己。我不对,我惭愧,我做错,我要改进,这个是最大的力量。佛陀就是教,他就是从自己开始。   教育要教,信仰也是。信仰不是求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新闻|台湾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10/16353692450.html